生存之道
生存之道
大學聯考放榜,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選什麼科系,根據落點分析,我可以就讀北醫醫學系,或是台大電機。最後,我考上北醫醫學系。
由於從小我就有氣喘的毛病,很討厭看醫師,因為醫師會開非常難喝的藥給我,當時我跟媽媽撂狠話,我寧可呼吸困難到死也不要吃難吃的藥。然而,我卻踏上了醫師養成之路。
在醫學系七年,我掌握生理、病理、藥理三大類科目,力求專精。畢業後,受到當時的熱門影集《急診室春天》影響,選擇了在急診科服務。我認為,在急診室裡,我有機會在別人的生命陷入危急時,迅速地做出最好的決定,改變他的人生,不再為病所苦。
我的急診室生活過了14年,期間我進修神經生理學碩士班,在進行實驗的過程遇到困難,一直無法突破,讓我十分灰心。當時的指導教授告訴我,如果你在實驗的過程,希望可以駕馭細胞,讓它給你一個好的Data,那麼你必須站在和它一樣的高度,才有機會得到答案。我突然領悟,如果在看診的過程,沒有辦法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,難過他的難過,焦慮他的焦慮,我根本不會知道病人想要的是什麼。教授的指導給了我很深的影響。
經歷過急診室的歷練,也成為了主治醫師後,我決定全力投入再生醫學,為了進一步將疾病的照護,升級為以「預防」為主軸的健康目標,我朝向再生醫學與精準治療領域發展。任職於立達診所期間,也在因緣際會下,成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家庭醫師,為他規劃運動、飲食等等生活與健康上的各種建議。
我跟在郭董身邊,發現他徹底執行成功五步:責任、權力、策略、決心和方法。他相信方法一定比困難多,只要有決心,一定要以找到方法。
然而,我發現郭董和一般百姓一樣,都有相同的問題:生病看醫師,醫師會告訴你生什麼病,要吃什麼藥,但是,卻不見得會告訴你為什麼會生這個病。這也是促使我更堅定投入再生醫學與精準治療領域的研究。
我相信細胞可以再生,它是生命的起源,是構成身體健康的要素,勝過世上所有的藥物。
想要身體健康,請找周孫立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