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大約在1930年代,美國的生化學家Chargaff與臨床醫師West,分別在實驗室發現了細胞具有外吐囊泡以維持生理恆定的能力。細胞囊泡研究持續到1976-1981年,由Johnstone 團隊以及Trams 實驗室發表了極小直徑細胞囊泡具有抗發炎及修復的論文,並命名為Exosome 。
現今國內的研究,2019-2021年台大醫學院一系列相關實驗,闡述了Beta胰島細胞藉由外泌體在亞健康或慢性病的體內環境下,能持續調控胰島素功能並控制血糖;此外,糖尿病併發的腎病變,也發現與腎臟細胞外泌體的調控有著密切關連。
2018年至今,周孫立院長團隊也提出了實驗model ,健康細胞的外泌體(直徑30-100nm),可藉由「感染」或「轉化」的方式來感化胰島細胞或腎臟血管內皮細胞,進而轉譯並外吐出健康的外泌體來修正致病的發炎細胞。